欢迎访问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网站!

综合新闻

网站首页 > 正文

烽火“她力量”,精神长明灯|我院组织参观新四军三师女兵事迹巡展暨新时代志愿服务研讨活动

作者: 孙静   审核人: 吴晓静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5-03-18

烽火玫瑰铸铁血,红妆碧血映丹心。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柔弱双肩擎起民族脊梁,青春韶华熔铸信仰丰碑。为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纺织服装学院联动亭湖区登瀛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妇联等单位举办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316日下午我院12名学生党员、团员代表在新四军纪念馆参观新四军三师女兵事迹巡展暨新时代志愿精神传承研讨会,他们收获了独特的精神体验,提升文明素质,培育新时代志愿服务理念。

参观期间,通过文物实证与沙龙研讨形式,多角度深挖革命精神与当代志愿服务的价值共鸣,放大了红色文化的宣传效果,拓展出顺应时代发展新内涵。

步入新四军纪念馆临展厅,映入眼帘的文物文献构筑起鲜活的历史杰出女性群像。年仅19岁的汤若瑜放弃优渥的家庭条件,光荣入党,从世家才女到革命先锋,她在妇联、卫生、党务等岗位上默默奉献;22岁的吴为真在日军大“扫荡”中,担任军部财政经济部和江淮银行政治指导员,腰挂手枪、身系手榴弹,英勇率队突破日伪军的多重封锁,最后将840枚银圆安全送抵军部;金融战士陈克秋执掌江淮银行金库,在日军经济封锁中构筑红色金融防线,经手账册分毫不差的严谨作风树立起战地财经标杆。这些镌刻着忠诚与信仰的物证,正通过跨时空对话向新时代青年传递精神火炬。

泛黄的文献手稿、斑驳的战斗遗物与定格烽火岁月的珍贵照片,将八十年前巾帼英烈的战斗史诗徐徐展开,沧桑而厚重。透过这些镌刻着历史印记的物件,青年学子们仿佛看见:在苏北平原的硝烟中,那些头戴八角军帽的巾帼身影既持枪穿越火线、抢救伤员,又在战斗间隙编织草鞋哺育婴孩;既以柔弱双肩架设战地通讯网,更用炽热信仰构筑精神堡垒。这群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的女战士,在血色黎明中淬炼成钢,以超越性别的坚韧,在江淮大地筑起民族解放的巾帼长城。

活动交流过程中,纺服学院学生代表徐淼深情地说道:在新四军三师女兵事迹巡展中,我见证了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新四军三师女兵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下的壮丽篇章。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是百姓家庭中的姐妹,更是响当当的巾帼英雄。这不禁让我想起,残酷的战争年代女性的那抹色彩、那片光亮、那些付出,她们用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展现了中国女性的坚韧与力量,让爱国主义具象化生动化,走进人们的心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将她们的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战地红花映丹心,柔肩铁骨铸丰碑。通过52名新四军三师女兵英雄事迹的全景呈现,志愿者们得以深切体悟革命年代的烽火征程,在跨越时空的精神感召中汲取奋进力量。未来,我院将以此次巡展为契机,构建红色基因传承与志愿实践服务的立体化融合机制,着力培育青年学子赓续"信念如磐、担当如铁"的女兵精神,引导其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谱写纺服青年的使命答卷。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邮政编码:224051  电话:0515-88298262 传真:0515-88298264 E-Mail:king@ycit.cn